第18屆語言學沙龍 - The 18th Linguistic Salon

語出驚人:語言學的多重宇宙

2025年03月15日 (六) 09:00-17:00

📍 國立政治大學 法學院演講廳 綜合院館北棟3樓

# 關於語言學沙龍

沙龍語言學沙龍是台灣語言學學會學生事務委員會的年度活動,自2007年以來已舉辦十七屆,一直致力於促進語言學領域的學術交流。每一屆我們都邀請多位專家學者,透過深入淺出的方式分享語言學議題,讓更多人了解語言的奧妙與相關專業知識,並促進語言學在日常生活與學習中的應用。

歷屆沙龍資訊,請參考 這裡

# 本屆議題焦點

第18屆語言學沙龍

語言學沙龍作為學界與社會大眾交流的重要平台,過去探討了語言學習的創新、社會文化的互動,以及科技發展帶來的新契機,見證語言研究的多元發展。

2025年第18屆語言學沙龍以『語出驚人:語言學的多重宇宙』為題,內容涵蓋人工智慧、文化保存、社會平權、認知科學等領域,展現出令人意想不到的研究面向。每個研究領域都是一個獨特的宇宙,有其專屬的視角與方法,而語言研究則在這些宇宙間穿梭、對話,激發出新的思維與發現。本屆五場講座就像是跨越不同宇宙的探索之旅:從AI科技為語言教育開創的新天地、數位技術為客語文化構築的保存空間、語言權利在社會變遷中開拓的視野,到探索大腦中的語言運作奧秘,以及觀察社群媒體時代下語言與身份的多重樣貌。每個領域都展現了語言研究獨特的面向,也印證了語言學研究的無窮廣度。

語言學沙龍期待以更開放的視角,讓不同領域的知識在此交會、碰撞。無論您是否具有語言學背景,都能在這場跨越多重宇宙的知識饗宴中,體會語言學研究的深度與廣度,發覺語言如何豐富我們的日常生活。

# 講者與講題介紹

✨ 學習困難的孩子教會我的事 (神經語言學)

李佳穎 研究員|中央研究院語言學研究所

大腦是如何學習語言的?為什麼有些孩子在語言學習上會遇到特別的挑戰?中央研究院語言學研究所李佳穎研究員將以淺顯易懂的方式,帶領我們理解學習困難背後的機制,並分享研究成果如何協助這些孩子突破學習的障礙。

✨ 臺灣客語語料庫建置及應用 (客語語料庫)

賴惠玲 特聘教授|國立政治大學英國語文學系

在臺灣語言保存的重要課題中,客語語料庫的建置開創了新的可能性。賴惠玲教授將從瀕危語言的保存契機談起,探討如何處理多腔調標準化的挑戰,並分享語料庫在語言保存及研究上的創新應用。

✨ 如何以科技及人工智慧提昇語言學習成效 (科技與語言學習)

陳浩然 特聘教授|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英語系

AI技術正在深刻改變語言學習的樣貌,台師大英語系陳浩然教授將以教育部酷英網站為例,展示語音合成、智能對話等創新應用。本演講將帶領聽眾了解AI在提升聽說讀寫能力的應用,以及這些技術對未來語言教育的影響。

✨ 阮月嬌的多重宇宙:自媒體時代的越南華語口音與多重社會解讀 (社會語言學)

萬宗綸 助理教授|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外國語文學系

在社群媒體時代,語言如何與族群身份產生新的連結?萬宗綸老師將以網路角色「阮月嬌」為例,探討越南華語口音如何從單一創作發展為跨平台文化再現。透過分析台灣越南移民社群的回應與背後的種族語言意識形態,讓聽眾深入了解當代台灣的語言與族群關係。

✨ 對語言景觀看台灣語言平權的變遷:MAR(智覺錯誤、提升意識、修補破網)的考察 (語言平權)

張學謙 教授|國立臺東大學華語文學系

從街頭巷尾的語言景觀,我們能看見台灣語言權利的實踐歷程。張學謙教授將以MAR(智覺錯誤、提升意識、修補破網)架構,分析語言平權的發展軌跡,探索如何透過多元的語言政策,打造一個尊重語言多樣性的台灣。

# 會議議程

第18屆語言學沙龍議程

# 報名資訊

本次活動將提供會員與非會員(LST 台灣語言學學會)報名,報名費用如下:

🚩 會員報名: NT$399 (限2025/03/14前入會者)

🚩 非會員報名: NT$499

# 報名與收費方式

採線上報名,期限為 即日起 至 2025/3/10 (一) 上午 11:59止。

第18屆語言學沙龍報名繳費方式

備註

1. 報名繳費頁面請填寫「參加人員之姓名、電子郵件、電話」,非填寫付款人之姓名。

2. 本次繳費規範比照會議慣例,該凡已繳費者將不予以退費。

3. 場地空間有限,場館內「禁止飲食」(水除外),午餐敬請自理。

4. 完整參與沙龍者將於活動後一週內寄發「參加證明」及「8小時講座時數認證」。

# 交通動線

本次沙龍為實體活動,地點在國立政治大學法學院演講廳(綜合院館北棟3樓)。各地區前往政大的交通方式請參考這裡 ,校內路線圖請參考下方地圖。

國立政治大學 法學院演講廳 綜合院館北棟3樓

# 聯絡我們

如有問題,請聯繫:

Email: lingstudent@gmail.com

Facebook: 台灣語言學學會

# 活動單位

主辦單位:台灣語言學學會

協辦單位:國立政治大學語言學研究所、國立政治大學英國語文學系